中医科普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 中医科普>中医科普
【科普】秋季雨天湿气重,祛除湿寒有妙招!
日期:2018-08-29  来源:办公室

  最近阴雨天气连绵不断,如何祛湿驱寒?这个问题很重要。湿气不去,吃再多的补品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,于事无补。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、哮喘、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等疾病,甚至恶性肿瘤,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、痰湿有关。

  关于湿寒,你懂了多少?

  古人说: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”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,与热在一起叫湿热,与风在一起叫风湿,与暑在一起就是湿。

  千寒易除,一湿难祛

  秋季最容易导致身体湿气过重

  从而引发各种疾病。

  体内湿气过重,

  会让人觉得困倦、身体四肢沉重

  没有食欲、手脚冰冷

  皮肤起疹、脸上黏腻不舒服

  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

  那么,秋季如何祛湿呢?

  一、拔罐疗法

 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,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、疏通经络、祛除瘀滞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、拔毒泻热,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解除疲劳、增强体质的功能,从而达到扶正祛邪,治愈疾病的目的。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,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,祛除湿气。

  二、坚持运动

 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、缺乏运动的人。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、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,但越是不爱运动,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,久而久之,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,引发一系列的病症。

  水滴分割线

 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,促进身体器官运作,加速湿气排出体外。跑步、健走、游泳、瑜珈、太极等运动,有助活化气血循环,增加水分代谢。

  三、食疗

  秋季饮食原则:多喝水。水是生命的源泉,因此,我们不能离开水。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,有效对抗秋燥。喝水不仅能够补充身上的水分,还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,有益身心健康。早上起来空腹喝一杯水有益促进血液循环,也能唤醒大脑的机能,使得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。如果觉得白开水比较难下咽的话,那么可以搭配点红枣或者蜂蜜饮用。

  水滴分割线

  饮食宜清淡。秋季适合多吃些清淡可口的饭菜,可让人心情愉悦,忘却疲劳,因为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,使人更加困卷。特别不要吃辛辣食品,以防上火,另外,吃得过饱也会造成胃部负担,导致秋燥。

  四、远离潮湿环境

 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。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,更应留心下列事项:

  1、不要直接睡地板。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,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。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。

  2、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。

  3、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。

  4、水分摄取要适量。

  五、艾灸疗法

  关元穴

  位置:位于脐下3寸,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。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、补肾固精等功效。用艾条灸10-15分钟或艾灸仪灸20-30分钟。

  命门穴

  位置: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,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,为元气“住宿”的地方。用艾条灸10-15分钟或艾灸仪灸疗30分钟。

  中脘穴

  位置: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处。用艾条灸10-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,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。

  足三里穴

  位置: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,用艾条灸10-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。

  丰隆穴

  位置:小腿外侧的中点,肌肉较鼓起的地方,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,每日用艾灸仪灸30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。

  解溪穴

  位置:脚背、踝关节活动的凹点。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,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,每日艾灸15分钟。

版权所有©2015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
医院咨询电话:0532-86852750 Email:zhyyadmin1@qd.shandong.cn
医院地址:青岛市黄岛区海南岛路158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:鲁ICP备15010372号-1

技术支持 365健康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