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科普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 中医科普>中医科普
【健康】冬季流行性感冒防治指南
日期:2019-01-08  来源:

  冬季是流感

  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,

  患了流感有哪些症状?

  如何预防流感呢?

  怎样才算感染流感病毒呢?

  得了流感又该注意什么呢?

  我们一起来看~

    流感属于中医“温病、戾气”范畴,由外感六淫邪气所致。肺主气属卫,与皮毛相表里,外邪上受,首先犯肺,肺气失宣,卫气被遏,出现一系列卫表症状,为表热实证。若人体正气偏虚,病邪由卫入气,邪正斗争激烈,脏腑功能失调可致邪毒入里化热。进一步发展可灼伤气营,成气营两燔之证。后期邪退正虚,气阴两伤。

 

  流感临床症状

   包括发热恶寒、咳嗽、咽喉痛、咳痰、全身酸痛、头痛、乏力等。部分病例还会出现泄泻或(和)呕吐。小儿可出现厌食,高热者可出现惊风。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。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,来势凶猛、突然高热、体温超过39℃,邪陷心包,甚至亡阴、亡阳,出现厥脱导致死亡。

 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?

   1原因不同

   普通感冒,俗称“伤风”,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,其中相当部分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。而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。

  2症状不同

  普通感冒的潜伏期大约为1天,起病不急,以卡他症状,即咽部干痒或灼热感、喷嚏、鼻塞、流涕为主要表现症状;发病初期表现为清水样鼻涕,2—3天后鼻涕变稠,伴有咽痛;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,或仅有低热、头痛;如果后期没有并发细菌感染,病程一般为5—7天,即可痊愈。

   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,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。重症流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、继发细菌性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休克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、心血管病症和神经系统病症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。

   预防流感,坚持5招

  流感可防可治,其中预防是关键。中医强调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即人体的正气强,免疫力提高,人就不易得病。因此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预防流感的发生。

  1、接种疫苗

 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

  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6月龄至5岁儿童、孕妇、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,每年接种流感疫苗。

  2、注意卫生

 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,如做好家居和办公场所的通风、清洁,注意个人手部的卫生,勤洗手,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,防止飞沫污染他人,流感病人佩戴口罩等,均能有效的预防流感的发生和传播。

  3、主动就医

  人们如自己感觉发热(体温大于等于38℃),伴咳嗽、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时应主动求医,轻症流感患者可居家隔离治疗。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,按照医嘱治疗。

  4、远离密集场所

 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;对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、托幼机构等单位,要做好晨检、午检工作,及早发现发热病症学生,并劝告家长及时就医。

  5、保持湿度与温度

  预防流感,室内湿度和温度的调节也十分重要。高温多湿的环境可抑制流感病毒的传播。

  高温环境可通过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获得。需要注意的是,最容易干燥的就是空调,因为热交换器附着的水分被完全排到了室外。

  室内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,但要注意湿度不可过大,湿度在70%以上时,可能会引起过敏性肺炎,加湿器中的细菌和霉菌也容易生长,应避免过度加湿,加湿器每隔1天清理1次。

版权所有©2015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
医院咨询电话:0532-86852750 Email:zhyyadmin1@qd.shandong.cn
医院地址:青岛市黄岛区海南岛路158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:鲁ICP备15010372号-1

技术支持 365健康在线